时间:2017-11-04 | 编辑:admin | 浏览:437次
這是一幅描绘抚顺赫图阿拉故城与永陵的山水画卷,两外景观名列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作品构图宏伟、彩色壮丽。努尔哈赤跃马征战的铜象,在神树的陪襯下,更显神威。蜿蜒的苏子河带去人们对大清王朝兴衰史的追寻与思考。此画是抚顺的名片,已多次发表在各类刋物上。今逢抚顺竞选最美城市,我愿以此画助一臂之力,以尽桑梓之情。
衣惠春 2017 年7 月18 日于北京紫草堂
图中照片为抚顺景观:高尔山、薩尔滸、西露天煤矿。
《赫图阿拉》创作手记
抚顺是我的第二故乡。因为这里的赫图阿拉曾经是大清王朝的肇始之地而备感荣耀。为此也常常自愧,。做为一个山水画家,数十年来到过许多名山,画过那么多的山水画作,而对家乡这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永陵与赫图阿拉故城却知若罔闻,遗憾在心,为之不安。
当我离开家乡的十一年之后,2011年9月14日,我与夫人石丹从北京专程来到永陵与赫图阿拉故城,细细品读那里的风光文物。回京后,随即创作了巜赫图阿拉》,了却了我多年的心愿。
一部大淸王朝的兴亡史,凝聚了中华民族三百年的风云变幻。数不尽的辉煌与衰敗、荣燿与耻辱,道不完的英雄悲歌、志士豪情;还有那演不完的悲伤欢离合。当历史与现实相碰撞,艺术与情感相滆合,从心灵深处喷薄而出的炽烈情焰而凝成一片丹青的时候,《赫图阿拉》则成为画家的精神园。
在古朴、典雅象征皇家气魄的黄色调子里,隐喻大清王朝十二个朝代的十二座山头的启运山连延起伏;掩映在蒼松翠柏间碧瓦红墙的墓园碑亭,供奉着大清四位先祖,仿佛在聆听后辈君王的竭拜祭文与呜金击鼓之声。弯弯的苏子河在龙脉大地上静静地流淌。一株古松,千枝橫天、万针拥翠。努尔哈赤跃马驰骋的大型园雕,彰显了他开一代帝业的气慨。他身后的赫图阿拉故城的大槐神树与座座民屋,正在那里述说着妇嬬皆知的大清故事。
悠悠往事,大清王朝早已一去不复返了,而与山诃同在的历史遗迹却如星光璀璨。
一2011 年,12 月15日。 衣惠春于北京
衣惠春艺术简介
衣惠春,字北人,号紫草,祖籍山东蓬莱,1940年生于辽宁丹东。少年家境贫寒,矢志求学。初中读书时,遍临《芥子園画傳》及任伯年、吴昌硕的作品,并有卖画補充生话费用的经历。1961年毕业于师范艺术专科美术班,任中学美术教师。1970年调入抚顺矿区工会任美协、书协主席近30年。期间:1987年在中国美术舘参加《中国煤矿十人国画展》,同年九月以美术学院毕业同等水平考入国家画院进修一年,任山水班班长,师从班主任何海霞研修山水画,并得到院长李可染,老师张仃等名家的言传身教。1988年春,神农架、张家界一个月的写生作品在中央美院展览,受到诸位师长的好评。1990年,应聘与姚治华、黄润华、张仁芝执教于黄山写生画院,1991年在安徽省博物馆展出百幅黄山写生作品。
2000年定居北京后,与曾任师专美术系主任的夫人石丹和鲁美本科毕业的女儿衣阳,组成《衣惠春艺术工作室》活跃在北京画坛。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历任中国徐悲鸿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国韵文华书画院艺委会秘书长,辽宁国画院副院长,红楼梦诗书画院院长。
60多年来,画家坚持识传统、师造化、讲人品、重修养,不断拼搏与追求,以为祖国山河传神写照、弘扬民族艺术为己任,历遍名山大川,在艺术哲理与山水画作品上均有独到之处。融雄浑博大与清秀典雅为一体,多姿多彩、工力深厚,多有巨幛长卷名重画坛。先后在北京、上海、沈阳、抚顺、大连、合肥、南昌及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央军委八一大楼、文化部、中央美院、中国国家画院收藏。荣获国家人事部"中国当代国画杰出人才奖","首届华人书画年展艺术成就奖","奥运圣火传递图特殊贡献奖"。
有《中国近代名家精品丛书·衣惠春作品精选》、《魂系河山.衣惠春艺术集》、《百虎图卷》等出版发行。有电视专题片《墨玉丹青》、《中国大师之路》、《时代艺术》问世。代表作品有巨幅长卷《万里河山入画图》、重彩《华夏山河颂》、壁立于北京卧虎山百米花岡岩高浮雕《群虎和谐、山水相依》。(衣惠春艺术工作室设计、曲阳石雕大师领军完成)点击查看更多介绍
长按或扫一扫识别上图中二维码
关注爱艺术168公众号